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招生启事

发布日期:2019-06-25

已被查看了:131

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招生启事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招生启事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下称“深渊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形成一支集深海科学、深海装备技术、深海测绘技术为一体的研究机构,致力于全海深深渊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深渊中心以研制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由1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1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以及3台万米级着陆器和专用科考母船“张謇”号组成)为抓手,经过8-10年的努力,把中国的深渊科学和深海载人技术同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使“深渊中心”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机构。中心主任崔维成教授曾担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一副总设计师和试航员,曾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载人深潜英雄”称号。深渊中心与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在国内率先采用“产、学、研”互动和“国家支持+民间投入”的全新模式来推动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的建设,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深渊中心在2013年4月成立,在2014年11月被批准为“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深渊中心现有国内外知名导师多人,可以依托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学科、海洋科学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欢迎有志于深渊科学技术研究的学生前来报考。在读期间,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机会较多。
 
可以招生的导师、研究方向、依托的招生专业信息简介如下:
 
1、姓名:崔维成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潜水器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海洋结构物的疲劳寿命预报统一方法
招生依托专业:水产学科(博士生)、海洋科学学科(硕士生)。
电子邮箱:wccui@shou.edu.cn
个人简介:崔维成,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海试现场副总指挥、试航员,全程参与了项目管理和技术攻关。在上海交通大学和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工作期间指导了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载人深潜关键技术的研究,现为“彩虹鱼挑战深渊极限”项目的总设计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1999),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先后获“船舶总公司优秀青年”(1993)、“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1997)、“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7)、“无锡市十大创新创业人才”(2003)、“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中央企业优秀归国留学人员”(2007)、“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2011年度海洋人物”(2012)、“科学中国人”(2012)、上海市领军人才(2013)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获OICHINA国际深海装备展览会杰出成就奖,2014年获国际深潜界的Blancpain宝珀汉斯·哈斯五十噚大奖。现任国际水下技术(UT)会议常委,国际杂志《Ocean Engineering》副主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
 
2、姓名:胡勇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潜水器总体,潜水器结构与机械
招生依托专业:机械工程(硕士生)
电子邮箱:huyong@shou.edu.cn
个人简介:
胡勇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载人潜水器总体技术、结构技术和机械技术研究工作。现为“彩虹鱼挑战深渊极限”项目的第一副总设计师。主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十五重大专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海军装备研制“机动型”救生钟总设计师、国家重大专项子项“单人常压潜水装具”第一副总设计师、“彩虹鱼号11000米无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彩虹鱼号11000米载人潜水器”第一副总设计师、上海市科委重点专项“载人深渊器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等。发表论文40余篇,专利20多项。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1),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1),第七届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奖等。
 
3、姓名:郭威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水下机器人电控系统及相关控制技术研究
招生依托专业:机械工程(硕士生)
电子邮箱:w-guo@shou.edu.cn
个人简介:
郭威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下机器人电控系统及相关控制技术研究。曾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2012年获得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先进个人(国家人社部和海洋局)。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课题、军工课题等,是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2013)。参与项目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2014),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5),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5),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了40多篇学术论文,授权专利30多项。
 
4、姓名:王芳
职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载人潜水器安全性评估技术、海洋结构物的疲劳寿命预报统一方法
招生依托专业:机械工程(硕士生)
电子邮箱:wangfang@shou.edu.cn
个人简介:
王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载人潜水器安全性评估技术、海洋结构物疲劳寿命预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极限强度的研究工作。与崔维成教授一起在国际上率先研究了海洋结构物疲劳寿命预报的统一方法,并在蛟龙号载人舱设计过程中得到应用,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疲劳寿命预报方法、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载人球结构和材料性能评价等前沿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基于断裂力学的理论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方法上均有所发展。现任国际船舶结构力学大会(ISSC)疲劳与断裂组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参与编写英文专著5部,在国家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论文入选“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中国竞聘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曾获第十届无锡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无锡市五一巾帼标兵、中船重工702研究所三等功等荣誉。
 
5、姓名:杜青海
职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结构强度理论、试验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和结构设计技术
招生依托专业:机械工程(硕士生)。
电子邮箱:qhdu@shou.edu.cn
个人简介:
杜青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下工程结构极限强度理论试验研究及工程设计和应用技术等研究工作。现主要负责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舱结构设计和失效评价准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五年主持参与了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专项和科技部863等的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授权专利5项。曾获教育部国家科技成果奖、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杰出技术论文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等。
 
6、姓名:姜哲
职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深水浮式平台总体设计、海洋结构物水动力学、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
电子邮箱:zjiang@shou.edu.cn
招生依托专业:机械工程(硕士生)
个人简介:
姜哲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深水浮式油气平台总体设计、深水浮式平台及其系泊系统水动力学、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等领域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及参与了7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完成多项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项目,曾参与我国首座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设计及后评估、国内最大深水气田荔湾3-1等项目,主持开发了某新型深水半潜式干式采油平台。发表高水平论文近30篇,授权国际专利2项,国内专利10余项,获2012年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主要负责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和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水动力性能研究、海洋动态缆分析。
 
7、姓名:周悦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潜水器控制与通信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控制系统
电子邮箱:y-zhou@shou.edu.cn
招生依托专业:机械工程(硕士生)
个人简介:
周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潜水器控制与通信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译著1部,参编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奖,2013年获沈阳市教科系统五一巾帼先进个人。
 
8、姓名:吴晓良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
招生依托专业:水产学科(博士生)、海洋科学学科(硕士生)。
电子邮箱:xlwu@shou.edu.cn
个人简介:
吴晓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航空、航天与海洋摄影测量与遥感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等工作,对影像匹配、影像几何定位、影像辐射校正、影像分类分析以及时间序列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造诣。是我国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VirtuoZo、澳大利亚基于遥感技术的全国碳计量系统、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应用系统的核心研究人员。曾获第六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最高科学奖“主席奖章”。近几年,吴晓良教授主要结合航天、航空、地面和水下各种信息获取手段和计算机技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精度分析环境监测的相关指标和变化趋势。
 
9、姓名:方家松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地质微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
电子邮箱:jfang@hpu.edu、js-fang@shou.edu.cn
招生依托专业:生命科学(博士生)、海洋科学(硕士生)
个人简介:
方家松,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入选者,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深海和深部生物圈地质微生物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包括嗜高压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嗜高压微生物和深海及深部生物圈碳循环、高压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等;主要采用传统的实验室培养与现代分子微生物学、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稳定同位素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近年来在深海和深部生物圈嗜高压细菌分离培养及量化技术、深海嗜高压细菌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地质微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国际SCI论文60余篇,曾获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美国工程教育学会以及大学空间研究协会授予的《杰出研究奖》,现任《Deep-Sea Research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和《Groundwater》杂志副主编。
 
10、姓名:陈多福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沉积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
招生依托专业:水产学科(博士生)、海洋科学学科(硕士生)。
电子邮箱:dfchen@shou.edu.cn
个人简介:
陈多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者(200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主要从事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研究方向有大陆边缘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冷泉及冷泉碳酸盐岩、海沟弧前海底蛇纹岩泥火山及其冷泉流体活动,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5项。与美国康纳尔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有合作。2012年以来以发表SCI刊物通讯作者论文20篇、共同作者11篇。参加过包括墨西哥湾载人深潜和南海的多个航次考察。至今已经培养博士毕业生16名、硕士毕业生1名,其中2008年毕业的二名博士生已任职研究员,一名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4年)。
 
11、姓名:许云平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海洋化学,有机地球化学
招生依托专业:渔业环境保护与治理(博士生);海洋科学(硕士生)
电子邮箱:ypxu@shou.edu.cn
个人简介: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F-8042-2011
许云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发展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指标,研究海洋碳、氮等重要物质循环和海洋环境和气候演化。现任中国第四纪研究会海岸与海洋专业委员会委员、期刊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编委和Environmental Processes副主编,曾为北京大学海洋研究中心骨干成员、“海洋科学与技术青岛协同创新中心”成员,近五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教育部基金2项,参加1项全球变化973项目。在GRL, Biogeosciences, Organic Geochemistry, Marine Chemistry, EST等SCI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
 
12、姓名:刘如龙
职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及微生物生态学
招生依托专业:海洋科学学科
电子邮箱:rlliu@shou.edu.cn
个人简介:
刘如龙,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为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深渊生态学方向研究骨干。多年来一直从事环境微生物学和深渊微生物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在海水水质监测技术及海洋应用微生物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主要的研究兴趣为深渊、深海微生物生态结构和功能,嗜高压微生物生理生态学,深渊耐药基因组学以及近海污水微生物污染生态学。2008年-2015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博士论文获得2012年度香港科技大学交叉学科“最佳研究奖”。水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Water Research”杂志审稿人。现已公开发表高水平SCI论文数十篇,其中9篇发表在JCR一区的国际顶级杂志。